专注特色美食短期培训

18111923554

热门项目分类

当前位置 :

首页 >

美味资讯 >

正文

美食是一种“世界语言”

美味学院

|

2020-04-25 14:15:42

阅读量:12795

炸肉排是维也纳的传统菜肴,面条则来自意大利,如此迎合当地口味的“创新”,在一些人看来可能会影响中餐在海外的形象,不利于传播中国文化。然而,许多看似“非正宗”中餐,早已在全球落地生根。当部分人还在感叹本国饮食文化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“非正宗”中餐却能广为流传、备受好评,其间的反差,值得思量。

“墙‘外’开花墙外香”的现象,并非中餐所独有。墨西哥人会觉得,风行世界的美式墨西哥卷饼乏味无趣;土耳其人则会吐槽,走红欧亚的土耳其烤肉很不像样;意大利人甚至还成立了一个“正宗那不勒斯披萨委员会”,对世界各地的改良披萨颇有微词。但倘若如上述委员会宣称的那样,用意大利面粉、圣马萨诺番茄和坎帕尼亚水牛淡奶酪做出来的披萨,才算正宗,那披萨恐怕也无法走遍世界,成为世人皆知的意大利美食了。

这或许可以说明,味蕾和肠胃的满足感,会随着风土的变化而调整;漂洋过海的传统美食,不得不面临转化和发展的考题——我们认为好的东西,在对方看来可能未必;要让人接受,菜品自然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加以改良。所以,当我们尝试将饮食作为文化名片推向全球时,除了基于个人体验的推荐,或许更需要考虑,如何使其成为一种“世界语言”。

 IMG_1844_副本.jpg

由此不难理解“非正宗”美食的演变,内里暗含了文化交流、文化融合的密码。上世纪70年代,加拿大的日本厨师用牛油果代替当地人不习惯的生鲜鱼,并用反卷的方式,把“卖相不佳”的海苔隐藏起来,发明了加州寿司卷。这起初并不被日本本土认同,没想到却在北美大受欢迎,很多西方人因此开始尝试更多所谓正宗的日本料理。可见,不管是哪个国家的美食,既然走出了国门,那么关于美味的定义,就会随着地域、口味的变化而改变。这不是对传统的偏离,相反,正是在与当地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中,传统美食得以超越地理局限,焕发新的光彩

在线获取你的学费报价

您想学习什么项目?

  • 特色小吃
  • 奶茶咖啡
  • 西点烘焙
  • 龙虾烧烤
  • 中餐外卖
  • 蛋糕甜品
  • 早点面点
  • 其他

您学习的目的是?

  • 创业开店
  • 推荐就业
  • 兴趣爱好
*

千元助学金,名额有限,先到先得

返回顶部